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女性
羅其花:把科技成果裝進農民口袋
標簽:經濟女性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張萌

扎根大山深處的“蜂博士”羅其花。受訪者供圖

羅其花深入養蜂一線傳授技術。受訪者供圖
開欄的話
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巾幗人才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廣闊的新舞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廣袤的農村、希望的田野上,巾幗新農人的隊伍不斷壯大。她們中既有科技人才,也有經營人才;既有產業帶頭人,也有文化傳播者;既有管理“領頭雁”,也有生產開拓者。她們帶著新技術、懷揣鄉村振興理想,學以致用,服務農民;她們帶著新觀念新視野,下農田,鉆山林,進大棚,活躍在鄉村產業發展、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的路上。她們在鄉野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在農業領域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鄉村振興版即日起推出“巾幗興農人”系列欄目,深入挖掘在科技興農、產業興農、鄉村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等方面的巾幗新農人典型,展現新時代女性扎根農村、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激勵更多優秀女性投身農業現代化建設。
“一個農學博士,如果不能學以致用,不去農村解決實際問題,不能造福一方,那我們的價值何在?”扎根深山兩腳沾滿泥土,她是蜂農眼中“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人”;11年育種、推廣應用孜孜以求,她從蜂農的需求中看到科研的真正價值——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張萌
■吳敏
“我最大的愿望,是把科技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裝進農民的口袋里?!绷_其花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這位扎根深山兩腳沾滿泥土的博士,是北京密云養蜂事業領頭人、密云區園林綠化局蜂業管理站站長。
走出大山又扎根山區
1982年,羅其花出生在貴州大山深處的農村。在她兒時的記憶中,目之所及都是望不到邊的大山。2001年,她考上福建農林大學,四年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碩博連讀。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2011年,羅其花憑借亮眼的科研成績從中國農科院博士畢業,她沒有選擇別人眼中的錦繡前程,放棄國外科研機構的邀請和國內科研院所的工作機會,轉身來到了京郊密云的大山里扎根。
做出這個選擇,要歸因于她讀博士二年級時經歷的一件事。那天,京郊的一位養蜂人輾轉換乘公交車來到農科院蜜蜂研究所,拿出一袋已經發臭的蜜蜂找到羅其花,哭著求救。經驗豐富的她一眼便看出那是常見的寄生蟲病,心里暗自思忖,這么常見的病,防治技術早已非常成熟,郊區蜂農養蜂卻還要跑到百里之外來求救。
那一刻,羅其花恨不能馬上趕到那個養蜂場,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實踐。正是這件事,讓羅其花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取向逐漸清晰。
“我們這些掌握了中國蜜蜂領域最前沿科技的博士搞科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個農學博士,如果不能學以致用,不去農村解決實際問題,不能造福一方,那我們的價值何在?”作為北京市養蜂產業唯一的女博士,羅其花就這樣來到密云,一頭扎進大山深處的“甜蜜事業”。
育種路上孜孜以求
2012年,密云區成立蜂業管理站,主要服務于蜂農,推廣蜂業新技術以及新品種。面對當時養蜂業存在的問題,羅其花意識到,“優良蜂種是優質、高產、高效養蜂業的基礎,也是規?;B蜂的先決條件”。為了選育適合本地區的優良種源,她提議在自然和生態條件得天獨厚的錐峰山林場籌建一個蜜蜂育種中心。
2014年,在她的積極推動下,育種中心很快投入運營,自此羅其花便踏上了到大山深處育良種的艱難之路?!耙驗槲覀円诿鄯溥€沒有出巢之前就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基本是迎著朝陽去,披星戴月回。遇到天氣不好時,蜜蜂也有脾氣,我一天能被蜇幾十針,臉上身上布滿了又紅又腫的包,鉆心地疼?!绷_其花說。
那時,她經常在天黑之后一個人走在寂靜而黑黢黢的山里,有時羅其花會問自己,為什么要到這深山老峪里自討苦吃?但轉念又想:作為一名農學博士,自己的用武之地不正是在這崇山峻嶺間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的辛苦付出,羅其花終于在錐峰山林場的蜜蜂育種中心選育出了適合本地飼養的兩個高產蜂種。
身體上的勞累與辛苦沒有阻擋羅其花的腳步,最讓她苦惱的是新技術成果不能及時得到推廣和應用。蜂蜜高產技術成果出來后,她欣喜地找到穆家峪鎮的蜂農劉云中,可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碰了一鼻子灰。劉云中是一位有著40多年養蜂經驗的老蜂農,傳統養蜂技術在他腦中根深蒂固,面對羅其花帶來的新技術,他一臉質疑:“這技術能行嗎?”
面對蜂農的質疑,羅其花并沒有氣餒,她一次次上門和劉云中及其兒子劉金良溝通講解。這對蜂農父子終于被她的真誠打動,答應拿出一群蜂供她做新技術示范,經過兩年試驗,蜂蜜產量翻倍!
科研的夢想就是富民增收
養蜂最終的目的是讓老百姓得實惠,有經濟收入。十幾年來,羅其花和她的團隊一直秉承和踐行這一宗旨。
為了增加蜂農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保障蜂農養蜂增收,2014年開始,羅其花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支持下,和團隊反復實驗,率先在全國推出“蜂業氣象指數保險”,實現了蜂農“旱澇保收”,有效推動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年來,羅其花團隊累計推廣成熟高產蜜王、漿王、膠王2萬余只,王臺8萬余個,幼蟲若干,密云區良種覆蓋率達90%,全區蜂蜜產量提高20%以上,實現年增收近400萬元,每年直接為蜂農節約農資200余萬元。羅其花也被蜂農們親切地稱為“花博士”。
劉金良說:“在我們眼中,花博士是一位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人,她總是想蜂農所想,急蜂農所急,蜂農遇到什么問題她會第一時間幫大家解決?!?/p>
11年前,羅其花初到密云時,當地只有600多戶養蜂,如今已經有2100多農戶以蜜為業,建成了集蜜蜂種業、蜜蜂養殖、蜂產品深加工、蜜蜂授粉、蜜蜂文化和蜜蜂旅游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通過發展蜂產業,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199戶退耕禁養的農民實現轉移就業,全區362戶低收入農戶實現養蜂脫低致富。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這些年我結識了許多蜂農朋友,在他們的需求中我看到了科研的真正價值。如今密云的蜂產業規模已達到12.35萬群,占全市45.2%,蜂產品原料產值達到1.4億,居全市之首。這讓我明白廣闊的農村才是科技人員施展才能的沃土?!绷_其花告訴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