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公共欄目 >
女網時評
輔助生殖進醫保打造生育友好“全覆蓋”
標簽:女網時評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戴先任
□戴先任
針對關于建議將不孕不育治療納入免費醫療的提案,國家醫保局近日答復,將逐步把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鹬Ц斗秶?,并鼓勵中醫醫院開設優生優育門診,提供不孕不育診療服務。
國家衛健委2021年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為7%~10%,有不到20%的患者需要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而在輔助生殖的技術中心,需求量最大的試管嬰兒收費項目多、價格昂貴、周期時間長,“生育之重”令不少家庭望而卻步。而目前,分娩鎮痛也沒有納入醫保,讓不少產婦選擇放棄無痛分娩,增加了產婦的痛苦。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中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如何提振國人生育意愿顯得相當重要。
此前,北京、杭州等一些地方相繼出臺政策,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但這些是地方政策,覆蓋范圍有限。去年,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指導地方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范圍。此次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將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這意味著鼓勵生育,將輔助生殖等納入醫保將迎來“頂層設計”,有望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讓打造生育友好型的社會能夠“不留死角”。
將輔助生殖等納入醫保,有助于營造生育友好型社會氛圍,能夠發揮明顯的鼓勵生育之效,為一些家庭節省一筆生養費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生育意愿。
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還有助于減輕民眾的生養負擔,有助于醫保做到“應保盡?!?,有利于改善民生,彰顯民生擔當,強化民生兜底保障。
當然,要鼓勵生育,將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還遠遠不夠,需要多措并舉,如降低育齡家庭的生育成本,改變年輕人的婚育觀念,破除職場女性歧視等等,要形成各方合力,久久為功,方能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