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婦女網 >
公共欄目 >
女網時評
招聘標準豈能任性而為
標簽:女網時評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王恒
□王恒
近日,浙江杭州張女士應聘少兒美術老師時,因身高太高被拒,引起廣泛關注。張女士主動向對方詢問了自己被拒的原因,對方回復,“主要是太高了,經常彎腰工作也會很累?!?/p>
事件中的張女士應聘的并不是什么對身高有硬性規定的職業,而是少兒美術老師,因身高太高被拒,實屬離譜。即使用人單位給出了相應的解釋,但主要以小朋友為教學對象的教師,以成年人的身高來論,“經常彎腰工作也會很累”這種說辭根本站不住腳,看似為應聘者著想,實則是敷衍塞責、推諉搪塞。
作為一家從事少兒培訓的用人單位,招聘教師的考察重點當是應聘者是否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是否具備從業資格、有沒有職業情懷、是否適應教學需求等,無論從哪一點上看,曾經從事少兒美術教育行業3年的張女士都是合格的。招聘的最終目的是選拔人才而非選拔身材,僅僅因身高問題就將求職者拒之門外,用人單位選人用人標準未免過于任性了。
此外,我國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中并沒有關于教師身高的內容,因此以身高為由人為地拔高求職門檻,于法無據,而且涉嫌身高就業歧視。
近段時間,正是招聘求職的旺季,然而,從四川成都某公司招聘信息標明“下班到點跑的請繞道”,到此次浙江張女士碰到的“經常彎腰工作也會很累”,部分公司在招聘過程中不專業和不理性的行為不僅挫傷了求職者的積極性,更加重了求職用工的社會成本。
追根究底,求職招聘中各種奇葩的任性規定是部分用人單位潛在地認為求職者“有求于己”,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挑挑揀揀,漠視求職者的訴求,破壞了公平公正的求職環境。因此,用人單位唯有用客觀、冷靜、理智、平等的態度對待求職者,才能在這個春天里實現求職求才的雙向奔赴。
評論